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典守散文2026-04-06 00:53:42
窗外,冬日的狂风在怒吼,“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看看街上行人很少,也听不到鸟儿的欢叫。电线在空中舞蹈着,北方的冬风有如此地威力,不得不让人折服冬的力量了。我不喜欢冬天的狂风,在窗外肆意嚎叫,让本已
窗外,冬日的狂风在怒吼,“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看看街上行人很少,也听不到鸟儿的欢叫。电线在空中舞蹈着,北方的冬风有如此地威力,不得不让人折服冬的力量了。我不喜欢冬天的狂风,在窗外肆意嚎叫,让本已孤单的树桠在它无情的蹂躏下,发出绝望的叫喊,虽有暖阳,可感不到它的温暖。幸好有玻璃的窗。坐在窗前,可以拒绝风,而让阳光透过窗前树的干枝一缕缕洒进来。坐在屋里,我感到还是很温暖的。我怜惜着生命,叹息着遭遇,然却并没有放弃对明天的追求。在冬风狂吹时,最好别出去,因为风的蔑视恐怕谁都受不了。搬把椅子坐在取暖器边,拿起一本书,高兴的时候就大声读几句诗,假若有点烦闷,就悄悄写几个字。
当我打开书,淼淼书海古今中外自然社会天文地理历史掌故风云际会尽收眼底,恰似二八佳人百般体态千般妩媚万般情意。首先看看杨红樱写的那些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童话,她很理解和了解儿童,所以她的作品能轻而易举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她作品中的许多人物都有生活的原型。漂亮老师,马小跳、冉冬阳等等,这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丰满又逼真。他们从孩子们中来,又到孩子们中去,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她的作品像一面镜子,许许多多的孩子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如那个聪明又调皮捣蛋的马小跳,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孩子们感觉他就是自己的邻居小伙伴,就是自己班里的某个同学。她就像她笔下的那个仙女蜜儿一样神奇,她摇动自己的笔,就能令孩子们心花怒放;她敲敲键盘,就可以让孩子们欢呼雀跃。再来看看《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作者道奇森,早在童年时代,他开始构思他的奇境,他将一般的日常事件,幻化成动人心弦的故事,爱丽丝故事的主角,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她身上体现出了属于儿童的那种纯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这种儿童的纯真常常会遭到侵蚀。成年人习惯了戴着面具生活,难免觉得辛苦。因为有着太多的目标要去实现,所以从懂事后就一直马不停蹄地朝着目标去奋斗。因工作的关系,接触的是一些孩子,我虽已到中年,可是我要持一颗童心,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我读这些儿童书籍是为了更好向小读者推荐图书,做孩子的朋友,使孩子经常体验到“图书馆”的温暖,对“图书馆”产生亲切感、依恋感。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会给远在外地上学的孩子发短信祝他新年愉快,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的收获…就这样,我通过一件件的小事,借助一点点、一段段的文字走进了孩子的心里,并且与他们一起成长着,快乐着。
寂寞的时候手中翻着自己喜欢的书,于是寂寞的日子变的丰富多彩了,心境悠然的时刻读一本好书,便会有种金石为开,琴瑟曼妙的身临其境之感。书读到如此境界,自然会把它当做可以相互交流的朋友了。有了这个朋友,我可以拒绝许多的诱惑,不去泡酒吧,不去歌厅,不去一些不健康的娱乐场所,有了书这个“朋友”相助,那是精神上的一笔财富,再寂寞的日子也会让我感到愉快和祥和。由于我长时间、重复性的对一种事情巩固而形成的行为方式,它带有一种特殊性的倾向。读书习惯就这样慢慢养成,书读的多了才会发现书的妙用,读书若能读出真性情,就如做人做到最本质。这就是读书的最佳状态了。如今的我,不断地从典籍中领略奥秘,汲取精华,有的美文会打动我,它写进我的心里去了!引起我心灵的共呜,于是,我们和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种种,时而欢笑,时而悲伤。然后,我们开始陷入深思,从这本书中领略到了什么,有什么启示等等。读到最后,发现书中的情节不是由我们决定,不会因我们的意志而改变,但会引起我们的思考,于是明白了书在自己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久而久之,读书成为了一种习惯,思考也成为了生活里不可省去的一部分。这种习惯,定会让我们的脑子日渐充盈,定会让我们的身心渐渐变得强大。在《高尔基论青年》中有这样的话:“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他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每一个人多少都会有些不为人知的过去,或者难以启齿的故事,关健在于我们以后是否有信心和勇气去挽回和补救。同时,不管因为人本善的缘由还是出于心灵上的救赎,如果能够帮助别人,那也是自身快乐的源泉。我深信一句话:“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请让我们开始喜欢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开卷一定有益。在这冬日外边狂风的日子里,泡一杯香茗,轻轻地捧起一本心仪的书,让那些字字句句伴着墨香笑着向我们走来,走入我们的心田,滋润我们的灵魂!紧握智者的手,让那些真知灼见伴着思想把力量传递给我们,建构我们追求的理想,充实我们的“财富”!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