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涮记

被涮记

搭接散文2025-11-18 22:32:07
“有媒体记者咨询你采访过的一个事情。”午后忙于做月度上稿统计表的我被对面隔间的同事喊起来接听一个电话,我只能暂时跳脱“表哥”的身份,结束昏天黑地的数据录入状态,起身接听这个陌生的来电。虽然对于新开启的
“有媒体记者咨询你采访过的一个事情。”午后忙于做月度上稿统计表的我被对面隔间的同事喊起来接听一个电话,我只能暂时跳脱“表哥”的身份,结束昏天黑地的数据录入状态,起身接听这个陌生的来电。
虽然对于新开启的状态也是一头雾水,但是拿起听筒的我,很快切换到平常跟媒体记者打交道的客套频道:“请问有什么事情可以帮您?”一听对方报出是某某中央媒体某某记者的身份,我全身都进入警觉状态。但是,以多年做企业宣传工作的经验,我把心沉下来,跟对方简单寒暄之后,抛出第二个问题:“请问您要了解什么内容?”
一边听对方男青年用标准的普通话说着来由,我一边顺手在桌子上抓起便签本和圆珠笔,以速记的形式简单记录下他在打电话之前采访到的内容。他一番描述之后,我插问了几个小问题,大致明白了他此次致电的用意。我用常规媒体应对的方式,请他留下联系方式,告诉他我了解清楚状况后会很快给其回复。他不但主动留了自己的手机号码,还煞有介事地提醒我与他同行到现场采访的还有其他几个主流媒体的记者。
挂了电话,我拿起便签本直奔直管领导的办公室,把详细情况汇报一遍。领导指示我到关涉的职能部门找相关负责人了解具体情况。在电梯里,我怀着几分忐忑的心情组织着思路,找到关涉部门的专责,该专责的新闻敏锐性也很强,主动找相关材料给我看。我了解得差不多时,我的直管领导也出现在这个职能部门领导的办公室,一起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大家都理清了整个事件的脉络,我的直管领导吩咐我先写段简单的文字,以便给记者提供一个能说清楚状况的书面材料。与此同时,另外一位更有经验的同事已经在打电话,希望通过熟人关系确定该媒体是否有这个记者存在。
我们仨离开关涉的职能部门回到直管领导的办公室,正当我为如何迅速拟写出简单的情况说明而冥思苦想时,更有经验的那位同事通过熟人关系要到了那个记者的手机号码。我们把两个号码一对,让人惊奇的内容出现了——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手机号码。我转念一想,现在好多人有两个手机号码的现象很平常,不足为奇。
我们仨商量后,决定先拨打通过熟人关系要来的手机号码。打通电话后,接听电话的男记者否认给我们打过电话,也明确表示没有采访过此类事情。奇了怪了,为了消除我们心中陡然产生的疑窦,我用领导办公室的座机拨通了此前那个号称某某中央媒体某某记者的手机,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女士说话的声音,语气很坚决地说我打错电话了。我们的疑问又加深了!
为了再次求证,我回办公室翻看座机的来电显示,确定该号码为本地座机号码。抄写了来电的这个座机号码,我们仨再次验证。打过去,只听到一通电脑语音:现在是下班时间,请在上班时再次致电。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我把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情告诉其他同事,同事调侃道:“今天上午你才把关于如何甄别新版记者证真假的方法共享在单位的网站和通讯员群里,想不到下午你就被所谓的记者开涮啦!”我有些尴尬地嘿嘿笑着,无言以对。上午,我才看到中央几大报纸上刊登出如何甄别记者证真伪的内容,就迫不及待地分享给同事了。想不到,这还没有过几个小时,我就被类似的事情开涮了一把。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