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上

在车上

象俎散文2025-07-01 19:19:38
清明放假,回乡祭奠。正在车上赶路呢,张处长就又追来了电话。他早上的电话我就没有接。“快回来啊,我们的工作还得进行,加班还干不完,争取明天下午回来。”“嗯,哈,好。”我只能这样回答。本来是请好假回来在老
清明放假,回乡祭奠。正在车上赶路呢,张处长就又追来了电话。他早上的电话我就没有接。“快回来啊,我们的工作还得进行,加班还干不完,争取明天下午回来。”“嗯,哈,好。”我只能这样回答。本来是请好假回来在老家呆上一天的,可是单位的电话不停地追踪,让我这个本应宁静的假日不得安宁。回吧,谁让咱是单位的人,又摊上了参加工作组的工作呢!
匆匆赶往回去的班车上,车一停,人都快从车门里溢出来。司机小王喊:“上吧,坐小凳儿吧。后边的车也是满满的!”司机大都是这样,见了旅客不管多少,都想一股脑儿地塞进他的车里。而车站管理、路政管理也形同虚设。警察呢,也没有多少人认真地上岗执勤。挤进热哄哄地车厢,委曲着屁股大腿坐在过道中间,比座上的顾客矮了一大截。花同样的钱得不到同样的待遇,还得忍着蜷曲着身体,也许在这样的长途车里最明显不过。
座上的旅客们大都详装瞌睡,走道里的乘客都埋着头。我忽然觉出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是的,我曾经坐在座位上也有过的坦然在这小凳子上荡然无存。我甚至不愿直视坐位上人们的眼神,那是骄傲的目光,那是得意的目光,那是居高临下,那还是略含鄙视,那眼光里的怜悯也是那样的冷锐,那瞪一下眼的不屑更是叫人觉得心虚。坐在这里,好像自然地在所有地方都比别人差了好多。
也许是我多心了。有人会真诚地觉得旅行中遇到各种情况都很正常,谁都可能遇到坐到中间站在空处的境况。也有人会觉得只是自己幸运罢了,这种幸运不可能总是自己的,而别人也可能遇到,而自己也会遇到不顺不利。
但是坐在那儿,坐什么座位,确实会给人以强烈的暗示是不争的事实。小何前些天还给我说,他们单位领导在换座椅,我并没有想到座椅的意义。今天坐在过道低矮的小凳上,我才感觉到座椅对人的重要作用。坐什么椅子有什么样的思维,做什么样的位置能产生什么样的感觉。有些领导与其说是重视椅子,还不如说是为强化自己的心理自信搬了一把道具。平常人等,无不地位决定着认识,决定着视角,也决定着言行的出发点。老百姓大多用善良的愿望想问题,觉得只要做事,管坐在那儿。但是人这个东西,有时候有些不是东西。他都盯着坐位看。他看你坐在某些位置上就尊重你,看你坐在另一些位子上就鄙视你;他坐在某个位子上就是狼,坐在某个位子上就是羊。于是社会就有了座次,有了位置的高下尊卑。皇帝老儿的龙椅是别人碰不得的,碰了要掉脑袋。《水浒》里的江湖好汉们为了座次而争斗不下,谋略阴谋无所不用其极。拥谁坐那儿,是个路线问题,也是看人的归属的分水岭。没有几个人看你是不是有能力水平。要不,有位大领导在推举别人遭拒时做工作说:“领导是最好当的。”当你看到台上的名号牌被摆过来摆过去看是否合适的时候,当看到电视里一大伙子璀灿地笑着围定了一个几个人合影的时候,千万不要笑,那里每个人能坐在哪儿都是特别重要的呢。
车子晃动着停进一个站,下去了一两个,补进来了七八个,车厢中间又挤得紧紧地了。每一个坐在中间的人,都深深地埋下头,任车子摇摆前行。窗外的风景,车前的动态都是坐位上人的;中间过道里的人,至多乞讨般地能从座位间隙捡得一鳞半爪的阳光天空,或者从座位上讲述者的口中知道窗外正在变化发生的光景。
在这样难受的途中,想迷糊会儿也不得。因为坐在小凳上的屁股蜷着的双腿实在是有些难过。有那么一回儿能想到曾经坐在座位上的风光,以及自己曾对挤进来坐在中间旅客的想法和目光。想象的好处就是可以麻醉会儿自己难受着的神经,也能回味出些曾经的思想。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什么苦难都经过些,认识才可能丰富而少偏颇。
在车上,电视里依旧是港片,那打斗的暴笑的床上的镜头交替地散淡着旅客们对长途旅行疲劳的注意。可是,窝在车厢中间的人,怎么也是摆不脱这种困厄的。有时候想想,就是站立着,也比坐在这里好些。于是就在每个停车人上人下的时候,站上一回儿。就这一回儿,舒展了筯骨,开阔了视野,排除了污浊,感觉上能稍好受些。
要下车了,票员司机都好心地说:“下次要走,提前打个电话给你留下个位子。”说的是。可我要是知道能早点儿走,不就早早买好了票,还用得着半道儿搭车么!
2010年4月5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