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昌龄·芙蓉花精
一、王昌龄(字少伯)是唐时著名的大诗人,在当时的诗名,仅次于李白、孟浩然这些人。唐时诗人大多有绰号,比如李白是“诗仙”、孟浩然是“诗隐”、刘长卿是“五言长城”,就连一向以抄袭出名的枣强尉张怀庆都被人称
一、
王昌龄(字少伯)是唐时著名的大诗人,在当时的诗名,仅次于李白、孟浩然这些人。唐时诗人大多有绰号,比如李白是“诗仙”、孟浩然是“诗隐”、刘长卿是“五言长城”,就连一向以抄袭出名的枣强尉张怀庆都被人称为“生吞张(非王)昌龄,活剥郭正一”。和当时的很多名诗人有自己的绰号一样,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意思是说他的七绝写的出神入化,无人望其项背,“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他和高适、王之涣并列,他们的边塞诗都写的很好。二十七岁时赴河陇,出玉门,去当时的边塞。他的著名的边塞诗,大约作于此时。
王昌龄的才华不用多说,三十岁就进士及第,这个年纪进士及第,可以说是相当的年轻。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唐时科举主要考明经进士两科,其中明经有些像默写,所以只要你把书背熟了,就可以中;而进士则需要做诗赋,写策论,很难考,就算五十岁考中也算年轻的了。唐代每年的进士只取十多个人,可以说是很少了。孟郊四十五岁或四十六岁进士及第后,喜不自胜,挥毫:“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白居易二十七岁时进士及第,在同时考中的十七人中最为年轻,得意之余,也挥毫写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二十七岁,就是进士里面最年轻的了,那么可以说王昌龄也是少年得志的了。
又过了四年,在他三十四岁至时,又以博学宏词登科,宏词科属于制科,也就是皇帝主持的,也算是天子门生了。它比进士更难考,通常就取三人。
这时的王少伯可以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大概五年后,就发生了“旗亭画壁”的故事。旗亭就是酒店。故事前人讲了很多遍了,见载笔记小说《集异记》上。
两年后,王昌龄开始不得意了。此后他一直都在宦海沉浮,没做过什么大官。不像高适,虽然其人品待考,但后来好歹还做过剑南节度使,还是讨伐叛乱的元帅。
第二年的冬天,王昌龄来到江宁,做江宁县丞。江宁,就是现在的南京,南京简称宁,原因也就在这里。
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当年李白听说王少伯被贬龙标后,曾作此诗遥寄少伯,诗写得词真意切、感人肺腑。
“昨从金陵邑,远谪沅溪滨。”这是王昌龄从江宁,贬到龙标时所做的诗。诗人孤身一人,怀里只抱着一棵连蒂带土的木芙蓉,他从江宁孤身出发,来到沅水岸边的龙标。为什么万里弄波要携带此株芙蓉呢?
当年,少伯在江宁(今南京)做江宁县丞(官职比县尉稍大,算是县里的二把手)的时候,曾在长江边上建造了一座芙蓉楼,又跟夫人一起栽种了满院的木芙蓉。他们在芙蓉花下饮酒赋诗、送往迎来,十分惬意,其中最有名的一首诗叫做《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是传世名句。
虽然在江宁做小官,可过的还算惬意。然而,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着,接连打击着他。没多久,爱妻染病,结果难以治愈而身亡。正万分悲痛之际,又接到贬谪文书,把他贬到江南西道的龙标(今属湖南)去做县尉。官职卑小自不必说,光是远在夜郎,就让人心寒。少伯虽然把功名富贵看得如同粪土,但对爱妻的怀念却难自拔,他不是不愿离开江宁,实在是不想离开妻子。
少伯左右为难。那一年是天宝七载,少伯以年过半百,“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他再也经受不住任何打击了。临行前,少伯来到芙蓉楼,将当初他和妻子一起亲手种下的芙蓉挖了出来,放在花盆里,他爱她,离不开它,他要把它带到天涯海角。
三、
天宝七载(748)这一年,少伯五十一岁。怀抱着一株连蒂带土的木芙蓉。少伯从江宁溯江而上,到龙标去做龙标尉。一到龙标,就把木芙蓉种在自己所居住的庭院之中。那木芙蓉,是他和生前的妻子一起栽种的,不久妻子去世,诗人感怀妻子,每日对着那株木芙蓉以泪洗面。
有一晚,诗人诗兴大发,写下了半首诗,可无论怎么想,都想不出下半首,昏昏沉沉一觉睡去。醒来时,未完的诗稿被填完,秀丽的小字里墨迹还未干。
天宝十五载(至德元年),在一个清秋的晚上,诗人决心弄个明白。那个夜晚,在井台边假装睡着的诗人得到了答案。他在倒映着月光的水中见到了芙蓉花精。
第二天,官差送来喜报,诗人可以到京城上任。
“可惜的是,诗人再也不愿去任何地方。他爱上了那个举世无双的影象。即使终其一生花精再没出现过。后来诗人被妒才的刺史杀害,那时废园里种满了木芙蓉,开得异常鲜艳。那时侯的废园有个很美的名字,叫绯园。芙蓉花精也有了个很美的名字,叫绯娘。”(《子不语》)
我想,绯娘大概是他妻子的化身吧!
四、
少伯溯游而上,他孤身从江宁出发,怀里只抱着那株连蒂带土的木芙蓉。刚一安顿,王就噙着泪水在院居前种下江宁移来的那株木芙蓉。以后,他白天在公衙里理事,夜里就在楼上点一柱清香,对着楼前的木芙蓉怀念妻子和故人。
少伯的日子很艰苦,刚开始,由于缺依少食,经常还要带着仆人,自己亲自外出捡柴火。每次上街,都有人在路边跪拜,等他过来,就高喊:“跪求少伯一诗!”。
一天晚上,一轮明月当空,王对着芙蓉花独自弹琴,夜色弄,明月照拂,心情倍添几许凄凉惆怅。少伯迎着月光,一句又一句的悲吟着诗篇。突然,芙蓉无缘无故的枯萎了,飘落在地。少伯见此,心中更加伤感。这一夜,他在楼下踱来踱去,心情一直不能平静。
少伯不觉走到水池边,只见水中鱼儿追逐月影。触景生情,爱妻的思念犹如鱼儿逐月影一样,渴望而不可即,一触即碎!少伯情不自禁地吟咏道:“鱼在水中寻明月。”
少伯把上句誊正,正思索着下句,可连日的劳累,加上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身心疲惫,他是所么希望心中能够有片刻的安宁啊!作为诗人的少伯,能够让他忘却时间诸般烦恼的,那就是吟诗。
少伯不禁在院中来回踱步,可再也想不出下一句了,最后想累了,禁不住靠着小几深深的睡去。睡梦中,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把少伯惊醒。当少伯放眼望去时,却不见人影,只是觉得木芙蓉更加茂盛娇艳了。
诗人醒来后继续吟哦未完的诗句,当他把目光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