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把才情付风流

且把才情付风流

错金散文2025-04-02 05:39:21
四杰盛名扬世间,大作传留岂轻弹。才学珠玑洒风流,子兮叹惜隐桃源。题记——几次提笔,却又几次搁笔。因怕无才情,亦怕文笔不够写此四位负有盛名的江南四大才子。然,透过历史的晨光,目光却还是落入了充满着灵韵的
四杰盛名扬世间,大作传留岂轻弹。
才学珠玑洒风流,子兮叹惜隐桃源。
题记——几次提笔,却又几次搁笔。因怕无才情,亦怕文笔不够写此四位负有盛名的江南四大才子。然,透过历史的晨光,目光却还是落入了充满着灵韵的江南,终于,心中一点意念被激起,还是拿起了笔开始了涂鸦。
(关于明朝江南四大才子,都为江苏苏州人氏,而民间的流传是为——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与周文宾。然据史料确切的记载,实无周文宾其人。实为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与徐祯卿四位。可能是因为徐祯卿英年早逝,而且是四位才子当中,长相最不济的一位吧。所以,民间,就杜纂了周文宾替代了他。)

唐伯虎——且把风流掩失落
唐伯虎,名为唐寅,字伯虎。落在民间素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是的,他自负才情横溢,潇洒不羁,书、画、诗皆为精通。而且在他年少之时,家中条件也是尚可的。十六岁参加童试,经其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若以这样的发展走他的仕子之路,何愁不会高官贵位,荣归故里的一天啊。在十九岁之年,虽末大登科,却也迎来了一次小登科,娶徐氏为妻,那是位贤淑的女子。想来,他心中很是高兴的吧,想象着夫贵妻荣的那一天。
但上天却与他开起了玩笑。在他二十岁那年,家中连遭变故,父母,妹妹相继得病,为了与他们看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也最终没有留住他们。且经这劫,家中也是败落了下来。容不得他喘息,接着,因为他妻子难产之故,妻儿也一同撒手人寰。于他,这是何等沉重打击,从此,好几年,他都是郁郁寡欢,神情削落。若不是有好友祝枝山的鼓励,焉能知道终如何?终于一朝他走出了阴影,奋发读书,准备上京一考,以完成自己的志愿。所谓:“学得文武,货与帝王家”。在明弘治十一年,在他二十九岁那年赴南京乡试,中了第一名解元。终以为,美好前途终于向他招手了,却不知他一生之中最致命的打击就在眼前。次年,因涉嫌他的主考官程敏受贿案,不但丢了解元之名,而且还落得入狱,在狱中受尽苦楚,最后虽说,因证据不足而放。但却也终生不能入仕途。带着满身疲惫与落寂,他回到了家乡,却发现他的第二位妻子,在他入狱之时,已然离开而去,这与他真是雪上加霜。
从此,那位梦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充满着一腔豪情的才子不见了。有的只是他的傲世与放荡,借着这种外表的风流慰祭着他内心的失落。幸好,这时候另一位女子来到他的身旁,且与他相伴终生,落魄或是困苦,都不曾离弃。期间,宁王也曾以礼贤下士的假态,以重金许诺来聘请他入王府为幕府,但以唐伯虎的聪慧,又岂会不知宁王安的什么心,所以唐伯虎故意伴狂使酒,露其丑秽,让宁王以为他只是虚有其表罢了,而放他出府,得以逃过一劫。
唐伯虎从此余生与山水为伴,以书画为伍。他的足迹踏遍南方,他的事迹也在江南一带广有流传。而且书画的出售,成了他最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桃花坞,那是他与他的妻子最后的落角安身之地。隐身于此,且与好友估酒笑谈,不问世事,且闲来无事之时,在雪花纷飞的寒冬装扮成乞丐。
一曲《桃花庵歌》写他了他的心声:“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花,又摘桃花搜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醒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里马足显者事,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我何闲。世人笑我太疯颠,我知他人看不穿。不见王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祝枝山——才华横溢,风趣洒脱,却时运不济
祝枝山,又名祝允明。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祝枝山的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之家。以书法见长,为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在四人之中,以他最为年长。
良好的家世,成就了祝枝的名气,也养成了他挥金如土的脾性。所以他一生身边是仕女如云,美婢不断。十七年那年即秀才,三十二岁中举人,所以在最初之时他意气风发,以为录取高第会易如反掌,不料以后竟七试礼部不成。这种种失意与打击,又让这位满腹珠玑之才子何以承受。所以到最后他那种积极入世的儒家观念转向了油极出世的老庄哲学,自称为“枝山道人”。
所以,当他看透世间之时,也借着原由辞官回归故里,转而云游山川去了,放情诗酒,寄意名花。更是与唐伯虎曾经遍游河山。有次,祝枝山与唐伯虎一路游玩,当抵达扬州之时,发现所带银两已用尽,听说扬州的盐政御史喜好风雅,便化身为化缘道士来到衙门,以他们两人的书与画换得银两,以便继续游玩。
以才情风流,赚得洒脱,所以,放下一切功名利实禄,祝枝山照样,可以以看穿一切的心态寄情山水。

文征明——温文儒雅的才子
文征明,出生书香门弟,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他幼时并不聪慧,可以说是一个“大器晚成”之人。最擅长是山水主料工花卉。
文征明,与唐伯虎与祝枝山是好友,一生友谊末断。只是,他的性格,比起他们两人的放荡不羁来说,显得温文儒雅,这显示在他的书法上,也是较为略显柔和。
文征明,在少年之时,也肯定很是在仕途经济上有出色的表现。能做到扬名一番的吧。但是同样命运也不曾青睐与他。上京,却一直末能考取功名,白了少年头,至五十四岁,才经受工部尚书李元嗣的推荐,经过吏部考核,才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待诏的职位。而且他也不适应官场这一套的是是非非,乌烟障气。所以五十七岁那年也辞官出京。
从此放舟南下,可能山水才是他心情的寄托与归宿吧。有了山与水的相伴,所以他能成为明一代名这画家,有着多幅传世之作,与山水有关,与心灵有关。象《千岩竟秀》、〈湘君夫人图〉、〈江南春图〉、〈石湖草堂〉等等作品,都是与山水有关,与他的情怀有关。

徐祯卿——天性聪颖,然天妒英才
徐祯卿,是江南四大才子年经最小的一位,也是最早逝世的一位,只活到三十三岁就与世长辞。可谓是英年早逝的一位。再加上他也是四位人之中,相貌最为不济,所以,也是在民间流传着他的故事是最少的一位,甚至来个张冠李戴,以周文宾取代了他。
他天性聪颖,少长文理,又擅长的是他的诗。在文坛上素有“文雄”这称。少年之时,就以“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这绝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