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有我

美食有我

胖胀散文2025-04-16 04:01:57
某一天和朋友吃饭,我要她好好吃饭,西安的饭真是太便宜了,比榆林差近乎一半的价钱。谁知朋友竟无限惋惜地说,你还说啊,今年来西安,饭价整整涨了五毛钱!心里猛地一缩,用“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来形容当时的心态并
某一天和朋友吃饭,我要她好好吃饭,西安的饭真是太便宜了,比榆林差近乎一半的价钱。谁知朋友竟无限惋惜地说,你还说啊,今年来西安,饭价整整涨了五毛钱!心里猛地一缩,用“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来形容当时的心态并不过分,一是心疼朋友,朋友是女生,聪明善良、勤谨节约,几乎每次寒暑假回家她都是脱皮掉肉,而每次寒暑假后,又多出几斤横肉,仿佛学校是自然的减肥训练场。尤其是去年寒假回家的时候,她脸色苍白瘦骨伶仃的,看上去煞是憔悴。二是想起我在学校的时候,在吃喝上虽不至于饿肚子,但日子过的也像一张身揣多日的旧币——皱巴巴的。学生时代,经济不独立,属于严格管制的计划经济,在学校外面吃一碗五元钱的土豆牛肉面,已经觉得是奢侈了,而在学校食堂吃,四元钱保你吃好吃饱。所以虽在西安待了两年的时间,因经济限制原因,对于西安消费水平低,美食众多,饭价便宜等特点特色没多大感触。这次从榆林下来,因之前在美食网工作,对榆林美食有了初步的了解,有了比较的基础,这才发现,两地美食各有各的独特性与优越性。
较之西安花样繁多口味不一的面食,我更喜欢榆林的羊肉面或者炒面。榆林四十里铺羊肉面(揪的面皮更好),面光滑劲道,汤馨香不膻,绝对不负榆林特色美食的名声。至于榆林炒面,有时候倒是觉得,兰州炒拉条子以及西安拌面和榆林炒面差不多,但是在面的粗细、软硬、口味等方面,我还是喜欢吃榆林炒面,有一老师曾这样形容榆林一家面馆的炒面:酱色金黄,油光可鉴,微辣,里面还有各种蔬菜的炒面……每次端起面碗时,俺总要在在心底不由地对自己说:俺端起的是一碗面,放下的却是人生的负累——崇高的很哪!
较之西安的凉皮、米皮,我更喜欢榆林的凉面、碗托。虽然凉皮与凉面二者都是冷食,做工,材料也大同小异,但是吃榆林的凉面或者碗托似乎有童年以及家乡的味道,上初中的时候,学校封闭式管理,我们没少翻墙出去偷吃当时一元钱一碗的凉面。而吃碗托的时候,不知道食物里有猪肝还是辣子的缘故,每次吃都会辣出一头大汗。据说陕西凉皮最好吃的要数汉中凉皮,而米皮是秦镇的最好,上大学的时候,也没少吃凉皮,以至于这次回到南校区,路过卖凉皮的阿姨远远地就亲切地和我打招呼,很是温馨,但我还是以为,她的凉皮,除了量多以外,没什么吸引胃口的特色。
较之榆林的羊杂碎,我更喜欢喝西安的胡辣汤,不喜欢喝羊杂碎的原因是羊杂碎油腻有膻味儿,更重要的是,杂碎取之于羊的内脏,我总觉得不干净。胡辣汤好喝,海带、面筋、花生米等食物熬成糊糊的一大锅,茴香味儿很重,再多放点辣子,倒点儿醋,喝一大碗,心里暖和,脸上汗津津的,早上喝胡辣汤虽不是十分有营养,但“温饱”已然到位。在学校的时候,早上喜欢喝一碗胡辣汤,有时候再来一碟水煎包,水煎包分肉的的菜的两种,菜是韭菜叶,肉不知道是啥肉,我不太喜欢吃水煎包,如果能赶上上课时间,我必先从别的店家买一张山东杂粮煎饼,然后再喝一碗胡辣汤以此打点肚子。榆林没有胡辣汤,这次来西安,每天早上都去大学南路尽头的沙县营养小吃喝一碗胡辣汤,这家胡辣汤每天限量熬制胡辣汤,去得晚了没有胡辣汤喝的,而这次喝胡辣汤,我才发现,原理胡辣汤也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河南味儿的胡辣汤,一种是回民味儿的胡辣汤,回民味儿的胡辣汤味道更重一些,也更好喝一些,当然,它的价钱也比较贵,一碗胡辣汤要三元钱呢。
西安有很多美食甚至连榆林的十分之一都做不到,比如大烩菜,比如豆腐。吃惯了榆林大烩菜,肚子是不会接受西安的大烩菜的,榆林大烩菜口味重,干稠实在,材料多,真真把各种食物的味儿烩在一起了,不像西安大烩菜,是汤的不说,做出来汤是汤,菜是菜,没有一点儿味道。还有榆林豆腐,除了西安豆腐可以一比颜色之外,榆林豆腐真是绝了,要弹性有弹性,要韧性有韧性,所以,榆林豆腐能挤身各式美食上,最重要的是,榆林豆腐能做出一道宴席,比如榆林豆腐宴,同样的材料,做十二道不同味道,不同形体的大餐。
西安美食,有我不喜欢的,也有我十分衷爱的,比如肉夹馍。热乎乎的带有几分坚韧饼,里面夹上香醇的肉与汤汁,吃一口,嘴角甚至会流油。这一点,都是饼夹其它食物的美食,子洲果馅无论如何也无法与之媲美的。当然,我也喜欢吃牛羊肉泡,在榆林吃过一次牛肉泡馍,味道自然不敢和西安比,我想榆林人不喜欢吃羊肉泡馍的原因大约与榆林天气有关,等人们细心的把馍一小块一小块地扳碎放在碗中,那肉早就凉了,味道自然没有了。再或者与榆林人普遍比较彪悍的性格有关,榆林人大碗吃肉,大碗喝酒,吃饭不讲究,也没那么大的耐心去温文尔雅。
说起榆林人彪悍,我倒觉得有一点不如西安人,那就是,去食堂吃饭,榆林似乎与国际化接轨了,桌上的餐具都是清洁的统一的很标准的那种,这样小碗小碟子,多少影响了人们的食欲,而在西安很多饭店的碗颇为夸张,那些碗依旧那么传统,很实在的样子,说一大碗,即使是一名劳作了一天的农民工,也是能吃饱肚子的。
当然,榆林还有好多美食,比如“羊道”,比如炖羊肉等,我也相信,西安也有很多大餐,只是,我依然比较贫穷,没有资本去吃那些美食美味。不过,我知道,我是喜欢美食的,小时候,爷爷家有小买铺,我的嘴里得以经常衔一块糖吃,小时候,妈妈经常把过年或者过节的食物藏起来,而每次,都以妈妈的失败告终。我用灵敏的嗅觉来慰劳我的奔嘴与能容的大肚直来直去的肠子。我是爱好美食的,和朋友吃饭,我说榆林的美食如何如何,我说桌子上的美食怎样怎样,朋友说,我越来越挑剔了(之前,我对美食的要求,只是干净即可),我说,这是对食物的最基本要求。我想,这也是我开始追求美食的最新起点!
标签
相关文章